“你能想象,手机里找桩、支付的APP占了满满一屏,每天却要花6小时在找桩充电上,是什么心情么?”北京人黄先生是一名律师,工作繁忙且需要经常在外面跑,为了方便他买了辆纯电动车,但没想到买了电动车之后,也平添很多麻烦。黄先生身边有些开电动车的朋友,自己开车上班后,再让家里有驾照的老人赶到上班的地方把车开走找地儿充电。黄先生说,他最近被逼得也想这样了。“临时有事着急给车充电,找到附近充电桩数量最多的一处公共充电站,4个国、普天、万邦、特来电前四大运营商中,国有、民营各占一半,四家的市场份额达到85%左右。在排名前15家运营商中,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而且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的差距已经拉开,第一名特来电旗下已经拥有5万多个充电桩,第四名普天也有1.3万多,而第二梯队的企业,多的不到5000个,少的仅有32个。
而随着产业发展,充电行业巨大的产业蛋糕已经被描绘得越来越清晰。在上述论坛上,国网能源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何博预测,到2020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规模将超过2.0万座站、507万个桩,公共充电网络对重点城市与高速公路实现全覆盖;到2030年,设施规模将超过14万座站、5000万个桩,公共充电网络实现对全国绝大多数城市与高速公路的全面覆盖。“总体上,’十三五’期间全国充电设施投资在1000多亿,2021—2030年将增长到6000多亿。”
而截至2017年6月,全国已建成的充电桩不足20万,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何博认为,由于充电基础设施市场具有典型的“网络经济”特点,未来市场格局将逐步由当前的“散、乱、小”走向赢家通吃的少数几家大型平台运营商主导,大量中小型运营商依附大平台的产业生态格局。
“预计到2020年,在公共服务领域将形成几家大型专业服务平台运营商为主,大量中小型运营商并存的格局;在专用服务领域仍以用户自有设施为主,部分自有设施接入平台;设施全面互联互通,形成统一的充电网络。”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