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难纾快递增速下降之困 物流企业押宝“新战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彭苏平 上海报道
“6·18的货物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毛毛雨的量。”一线快递员李申谈起今年的6·18年中大促,语气轻松。上午,他还主动向顾客问起有没有包裹要发,一边派件,一边张罗着取件的生意。
每年6月18日是京东的店庆日,京东会从6月1日起举行一场“年中大促”。随着网络零售电商的促销活动日益常态化,各大平台纷纷提前多日酝酿“购物狂欢”。
今年的“6·18”,同样吸引了天猫、苏宁易购、拼多多等多家电商参与,被誉为规模最大的“6·18”促销。截至6月18日24点,京东“6·18”在18天里累计交易额1592亿元,同比增长33%;而天猫则没有公布具体销售数据,但有消息称,截至6月13日,天猫线上成交额已超去年“6·18”整体18天的业绩。
“6·18”整体业务量并未让快递公司们超负荷运营。此前国家邮政局曾预计,受“6·18”电商大促活动影响,6月快递业务量将达43亿件,同比增长26.5%。总量不小,不过“6·18”周期更长,单日派件压力相对较小。
从长期来看,各大促销活动却难以扭转快递业增幅趋缓的态势。2016年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32.5亿件,同比增长56.7%,而2017年的增速则降至30.7%,若以6月43亿件的业务量计算,今年的增速则为27.9%。
尽管部分快递企业在近一年仍保持着超过行业的增长速度,快递领域的集中效应也逐年加强,但快递市场整体增速趋于稳定也是共识。在过去两年中,快递头部企业相继完成上市,当行业红利逐渐褪去时,如何保持依然不俗的业绩增长是它们共同面对的议题。
行业增速放缓
截至发稿,除京东外,天猫等电商尚未发布今年的“6·18”具体销售战绩,但各方均表示有显著增长。天猫方面称,成交额超越去年“6·18”只用了13天;苏宁、国美则强调,增速又创出新高。
不过,依靠电商发展壮大的快递行业却面临着增速放缓的趋势。近期圆通速递(13.520, -0.08, -0.59%)(600233.SH)公告的5月快递业务主要经营数据显示,无论是业务完成量,还是快递产品收入,增长率都不足30%,分别为26.54%、23.67%。
圆通速递是全行业的缩影。国家邮政局公布的邮政行业运行情况也显示,今年5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41.8亿件,同比增长25.1%;业务收入完成497.8亿元,同比增长22.2%。
事实上,2017年快递业务量放缓迹象已经显现。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快递业务量为401亿件,同比增长28%。而2016年,快递行业业务量增速还高达51.4%。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我国快递业务量水平已经是全世界最高,在基数较大的情况下,增速放缓也是正常现象。
数据呈现的另一特征是,行业中的淡旺季效应更为明显。国金证券(6.960, -0.03, -0.43%)的研报显示,从单月平均值来看,一般上半年5-6月份电商节日集中,月平均业务量会较1-4月份多2-3亿件,但2017年多出约6亿件。而根据预测值计算,今年这一趋势更为明显,5-6月份的平均业务量较1-4月份多出8亿件。
这一方面呈现出“旺季更旺”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显示,消费行为受优惠促销的影响较大,在电商活动较少的时间段,消费需求并不那么“火爆”。
不过整体增速放缓的背后,局部地区却呈现出亮眼的增长。今年1-5月,龙头省份同比增速较缓,广东、浙江、江苏增速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山东、河北、广西等省份则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了近50%。
押宝“新战场”
最新数据预示着,2018年行业增长中枢大概率下移到20%左右,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短期内将难以再现。在此背景下,快递物流企业纷纷开拓“新战场”,为业绩寻求新的增长点。
从上游电商企业来看,它们纷纷布局三四线及以下城市、跨境购、农村电商,加快“向西、向下、向外”步伐。如前文所述,快递行业已有向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下沉的迹象,但农村地区快递仍面临不少挑战,目前可考的数据很少。
值得一提的还有驱动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新零售”,这也是此次“6·18”的一大亮点。
与“新零售”相对应的,是当日达和次日达等即时物流业务。目前,顺丰控股、韵达股份等纷纷布局了同城配业务,其中,顺丰去年同城配增速高达636.2%。
另外,各快递企业也在尝试布局快运业务。其中,百世物流(BSTI)是先行者,在“通达系”快递企业中,快运业务规模最大。2017年,百世的快运业务收入增长98%,对收入贡献已达15.9%。
顺丰控股则在2015年起推出重货运输产品,截至2017年底,顺丰重货业务营业收入净额达44.02亿元,同比增长79.93%,市场占有率也进一步提升。
快运和快递此前主要以货物重量划分界限,且客户群体和分拣模式也有所不同:快递以电商平台上的卖家为主,主要提供B2C服务,频次高、体积小、单品价值低;而快运则以工厂件为主,提供B2B服务,相对而言频次低、票均重量大。
不过,随着消费趋势多元化,二者的界限日益模糊。事实上,不少快运企业也主动跨界,将业务下沉延伸至快递领域,并在电商领域展开尝试。
从国外行业发展经验来看,快运业务营业收入及收入占比都相当可观。兴业证券(5.350, 0.02, 0.38%)指出,在巨大的增量市场中,大家电等品类产品将推动5-100kg公斤段产品成为整个物流领域增长的新焦点。
不过,无论是快运企业做快递,还是快递企业做快运,都并非易事。此前,申通快递(22.080, -0.92, -4.00%)(002468.SZ)与快捷快递共同投资成立快运公司,但经营不到两个月,便因故暂停。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