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时财经

首页 > 基金 > 正文

6家基金公司只剩“独苗”产品 是力不从心还是浪费牌照?

  6家难折射人才困境

  不可忽视的是,持有公募牌照的机构少发公募产品折射出整个公募基金行业的人才困境。据媒体统计,截至11月14日,公募基金的总数为6792只,基金经理人数为1608人,平均每位基金经理需要管理4.2只基金。对一家刚起步的基金公司来说,人才是推动整个公司业务的发展根基,因此,上述发行公募产品较少的公司在人才方面的布局就更为重要。

  记者注意到,上述仅发一只公募产品的6家公司中,基金经理数量在1到4人之间,南华基金的基金经理达到了4人,支撑起了公司新发产品的计划,近期公司也有两只混合型基金正处于认购期。据了解,南华基金属于第一家期货系公募,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管理团队与普通员工也不乏期货从业背景的优秀人才,跨领域人才对公司发展有利。

  恒生前海基金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恒生前海基金在成立之初就布局了港股投研团队,目前具有充足的港股投研人员配备,因此在近日沪港深基金新规正式实行中未受影响,旗下的恒生前海沪港深新兴产业精选混合基金仍正常申购。据了解,公司的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林国辉有着十年的港股投资经验。

  而华宸未来基金在经历了多轮基金经理换血之后目前仅有应晓立一位基金经理,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十分重视团队的稳定性,正积极研究制定员工培养与激励计划,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原标题:6家基金公司只剩“独苗”产品 是力不从心还是浪费牌照?)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