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银消费金融被罚900万;招联、捷信消费金融去年净利超10亿,盈利超部分上市农商行
随着上市公司、银行年报密集公布,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绩也浮出水面。截至4月16日,从已公布盈利数据的7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来看,招联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净利润超过10亿,已超过部分上市农商行。马上消费金融净利增88倍成“黑马”。
不过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湖北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等5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存在违规行为,遭到监管处罚,合计被罚超千万元。
业内分析认为,消费金融简单粗暴的跑马圈地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将逐步回归到自身综合业务能力驱动的时代,技术、风控等能力是竞争的关键。
【业绩“大跃进”】
招联、捷信去年盈利超上市农商行
消费红利释放,一轮针对现金贷乱象的监管过后,持牌经营的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正经历业绩“大跃进”。对于开展线下业务的公司,最直接的变化是人员团队的扩充。
“我们是‘人海’战术,一个营业部的客户经理总数一年扩了四倍左右,2016年底十几个人,目前有四十多个。”一位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人士称,不少消费金融机构在走线上发展路线,还有一部分线上线下都有。
经营“线下”市场多年的捷信扩张明显。截至2016年12月底,捷信在中国设置超过14万个POS贷款点,拥有全职雇员超过6万人。而到2017年12月底,捷信已在中国设置超过23万个POS贷款点,全职雇员数量升至7.1万人。
人员增加背后,捷信2017年新增贷款发放量超过1057.43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10.22亿元,较2016年的净利润9.3亿元增长近10%。2016年,捷信的新增贷款发放量为494亿元。
依托线上流量铺开局面的招联金融势头更为迅猛。按照招行披露数据,截至2017年底,招联金融累计核批客户1662.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35.93%,累计发放贷款2268.0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7.36%。招联金融去年净利润达到11.89亿元,较2016年提升了2.67倍。
招联和捷信超过10亿元的净利润,已超过一些上市的农商行。新京报记者梳理银行财报发现,已上市的农商行中,江阴银行、无锡银行、吴江银行和张家港行去年的净利润分别为8.08亿元、9.95亿元、7.31亿元和7.63亿元。
2015年成立的马上消费金融成为一匹黑马,2017年净利润为5.78亿元,较前一年的652.2万元增长约88倍。
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开始扭亏或扩大盈利。苏宁消费金融2017年度净利润为2.17亿元,2016年则净亏损1.89亿元。中国华融2016年年报显示,华融消费金融的税前利润为-0.368亿元,2017年年报净利润为1.05亿元。中邮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2017年度分别实现净利润6775万元和4769万元。
“消费金融市场需求很大,一直以来国家政策都在鼓励支持消费金融的有序发展。几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扭亏为盈,是经历了市场培育期,稳健发展之后的成果。”包银消费金融总经理王蓉晖表示。
【筹资有招】
捷信一年发近150亿元ABS“补血”
前方跑马圈地正酣,后方如何“输血”,满足资金需求,各家自有招数。
在近期出版的《中国金融》杂志署名文章中,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总经理陈鸣将“资金筹措难,业务健康发展难以支撑”视作消费金融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ABS发行(资产证券化),成为部分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重要筹资方式。捷信在2017年3月7日获得央行行政许可,同意捷信以公司的个人消费贷款作为基础资产,注册“捷赢”系列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注册发行金额不超过150亿元。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从2017年4月13日开始,捷信先后发行五期资产证券化项目,发行规模分别为12.83亿元、23亿元、28.69亿元、19.1亿元和30.37亿元。捷信3月份披露的2018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说明书显示,新一期的发行总额为35.99亿元。也就是说,一年间,捷信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就达到了149.98亿元。
2017年5月份,中银消费金融也发行了规模为24.99亿元的“中赢新易贷2017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
在上述文章中,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总经理陈鸣指出,消费金融公司在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金融债等业务上,因成立时间、经营成果等方面有硬性要求,新设立的公司难以在初创期满足审批条件。
相对来说,银行授信、股东存款等方式,成为消费金融公司更为常用的方式。招行财报显示,2017年公司董事会审议同意给予招联消费金融同业综合授信额度150亿元,授信期限1年。2017年12月31日,招商银行及其附属公司为招联消费金融拆放资金27亿元。
按照苏宁2017年年报披露,截至2017年底,存放于联营公司苏宁消费金融的定期存款为29.3亿元。重庆百货2017年年报显示,存于马上消费金融的股东存款本金为5.4亿元。
【违规被罚】
湖北消费金融去年两次被罚90万
2017年,除了非正规军的现金贷业务遭遇严监管,包括湖北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等5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存在违规行为,领到人民银行或银监会罚单。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上述5机构共领到6次处罚,相关公司及人员合计被罚1189万元。
因违反规定从事未经批准的业务活动,湖北消费金融在2017年3月28日被湖北银监局罚款50万元。据当时媒体报道,其被处罚的具体原因是通过券商非公开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专项计划(ABS)进行融资,因而超出了消费金融公司业务范围。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消费金融公司进行资产证券化,有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连续三年盈利等限制。而拓宽消费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此前也被业内呼吁。
去年12月26日,湖北消费金融因贷前调查、贷时审查不到位,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等问题,再次被湖北银监局罚款40万元。
一位离职的某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客户经理表示,此前做业务也存在“应付合规”的情况,“客群很多是私营业主或者小微投资者,以消费名义贷款,资金实际用途其实是经营投资,比如开店、开厂。至于我们贷款对他的帮助有多大,很难统计。”
北银消费金融被罚最多。2017年8月8日,北京银监局对北银消费金融处以合计900万元的罚款,四位责任人中,两位被罚70万元。
行政处罚书显示,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问题包括:贷款和同业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超经营范围开展业务、提供虚假且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开展监管叫停业务等。
中邮消费金融因“违反规定从事未经批准或者未备案的业务活动”,在去年8月28日被广东银监局罚款80万元。马上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分别是违反《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被人民银行罚款39万元和10万元。
“作为正处在快速发展期的行业,监管部门对消费金融市场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包银消费金融总经理王蓉晖认为,消费金融机构要严格监控资金用途,加强贷款“三查”,防范资金挪用风险等。
马上消费金融CEO赵国庆认为,消费金融在严监管下,简单粗暴的跑马圈地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市场回归有序以后,之前存在的多头借贷和借新还旧将被强约束,整体市场将缩减20%,但对于其他合规的消费金融机构来说,目前的客户流量比过去更大,而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也将进入比拼核心竞争力的时代。
“未来消费金融公司竞争成功的关键还是靠技术能力,比如大数据风控能力、智能化风控能力,以及采用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使数据更加可信。通过这三方面的技术能力来帮助提升风控水平,降低成本。”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表示。
新京报记者 陈鹏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