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时财经

首页 > 理财 > 正文

在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一些金融市场乱象也得到了较好地

经历了2015年下半年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过程之后,无论是中国股票市场,还是整个国内金融环境,都体现出监管趋严的一面。实际上,对于即将结束的2017年,今年也可以认为是史上最严的金融监管年。

从证监会行政处罚案件的大幅增加,到关停国内虚拟币交易所,再到资管新规的最终落地,这系列举动确实看得出国内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显著趋严。在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长期存在的一些金融市场乱象也得到了较好地整顿,而股市、房地产等投资渠道的潜在杠杆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地降低。

史上最严金融监管年的来袭,对于聚集大量社会财富资金的中国股市来说,也是一个不少的冲击。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随着股市系列问题得到了整顿与规范,未来将会利于规范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对资本市场的长远性健康发展还是利大于弊。

事实上,对于中国股市而言,近年来也不断强化监管的力度。需要注意的是,自刘士余上任以来,其把市场监管的力度提升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在此期间,刘士余也一直强调着依法监管、从严监管以及全面监管的举措,而从最近一两年的股市发展情况来看,高效的监管模式以及对违规现象的重拳打击,也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如果说2017年属于金融市场强监管的重要年份,那么对于2018年来说,监管要求也将会进一步强化,而强监管的模式预计还是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主基调。由此可见,史上最严金融监管年并不局限于2017年,而在充满未知数的2018年,未来的监管需求也显得愈发强烈,而监管的要求与标准也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中国股市,本身具有政策市场的特征。对于这一定义,往往预示着股市的运行趋势会受到政策因素变化的影响。甚至,一纸政策,可能会给股票市场原有的运行趋势带来不少的冲击。

实际上,无论是对中国股市自身,还是对A股上市公司而言,往往更需要看政策监管的脸色。然而,在强监管模式持续演绎的背景下,中国股市的系列问题有可能得到整顿与规范,但同时也会因监管力度的大小而对股市带来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近期颁布的资管新规,可以认为是国内金融市场强监管延续的重要体现。可以预期,随着资管新规的最终落地,存在多年的资管业务多层嵌套、隐藏高杠杆等问题,也有望逐渐得到解决,而对于金融市场长期存在的刚性兑付问题,也有望随着资管新规的深入推进,而得到实质性的打破,但仍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来实现这一个目标。

确实,随着资管新规的最终落地,不仅给资管行业乃至金融市场带来比较大的冲击影响,而且还释放出更严厉的金融监管信号,而强监管模式也并非短期内的工作任务。或许,对于国内金融市场来说,史上最严金融监管模式,可能会延续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

延续“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举动、抑制资产泡沫的定调,再加上“防风险、守底线”的强监管要求,这是当下乃至未来数年金融市场的重要任务。

从最近一两年中国股市的表现来看,一方面是国家队资金控盘程度的持续提升,国家队资金对市场的影响力愈发明显;另一方面则是股市波动率、投机性的进一步降低,而市场始终围绕着“防风险、守底线”的监管要求。由此可见,对于充满未知数的2018年,中国股市似乎已经做好了比较充分的应对准备。

然而,对于时下的中国股市,也并非意味着没有太大的风险。实际上,对于市场而言,一方面需要提防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强行平仓风险,而市场指数的稳定性就颇显关键,而另一方面则在于接连不断的限售股解禁压力,而在高速IPO发行模式下,未来潜在的减持压力仍然不可小觑,而这也是当下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从某种角度分析,对于未来的股票市场,防范金融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任务仍然艰巨,而稳定股市的需求也会愈发强烈。

在强监管的大环境下,中国股市大涨大跌的空间显得相对有限,但站在“防风险、守底线”以及“抑制资产泡沫”的定调角度来看,让市场实现持续性的平稳运行,并通过均衡股市投融资功能的发展,来达到逐渐提升直接融资比重的目的,这或许也是未来赋予中国股票市场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投资者赚钱难度也会愈发增加,而随着股市容量的持续膨胀,即使新增流动性不少,但新增流动性并未追赶上股市容量的膨胀速度,而中国股市仍然很难改变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市场环境,市场局部性机会远大于整体性机会。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