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人爱存钱、怕借钱。但如今,这样的评价已经不合适了。
想想我自己,就是这样的消费状态:
买衣服下馆子,
信用卡,刷刷刷!
出国旅游,
信用卡,刷刷刷!
网上购物,
花呗,借借借!
白条,打打打!
刷信用卡,借蚂蚁花呗,打京东白条,满足了一切消费欲望。但当还款日期临近,你的心里一定很慌,工资到手就没,甚至不得不继续刷卡才能维持生活,从此陷入恶性循环。
你知道有多少人陷入了这种状况吗?
先看一组数据
2018年第一季度,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已经达到711.48亿元。要知道,在2010年,这一数字仅为76.89亿元,相当于8年翻了8倍。
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金额达711亿元
5月24日,央行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到711.48亿元。小编统计历年数据发现,与2014年的357.64亿元相比,信用卡逾期额度已经翻番,与2010年相比,更是增长超过8倍。
数据来源:央行
不过,不能孤立地看待信用卡逾期。
再看另一组数据。
今年一季度,我国信用卡人均持有数量也达到了历史最高值——平均每人0.44张,与2017年底相比,增长了0.05张;而2017年的人均持卡量增幅创下了历史新高,增长了0.08张——以13.9亿的总人口计算,即增长了1.11亿张。
两组数据对比可见,信用卡逾期额度和信用卡数量正相关。而且,2017年是重要的时间点。
那么,2017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这两驾马车,消费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拉开了供给侧改革的大幕。
要发挥消费的作用,就得完善相关的服务,信用卡就是其中之一。于是,2016年4月,央行就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信用卡新规”),并于2017年1月1日起实施。央行表示,在此前的规定下,信用卡对鼓励消费、扩大内需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信用卡新规给予了银行信用卡定价的自主权,具有里程碑意义。免息期、最低还款额、透支利率的放开,改变了之前所有信用卡都只能执行央行统一规定、千卡一面的局面,为促进银行开展个性化服务、展开差异化竞争创造了空间。
银行疯狂挣抢信用卡市场
面对新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纷纷响应,通过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均在2017年取得了高速的增长。
我整理了五大行(工、农、中、建、交)财报发现,2017年,五大行的信用卡贷款(透支)金额同比大幅增长,其中,农业银行(3.61 -0.55%,诊股)增幅超过了30%。对比2016年增长数据可见,五大行信用卡贷款(透支)金额增速几乎都实现翻番。
数据来源:各银行财报
与国有五大行相比,股份制银行的信用卡发展速度更加迅猛。
数据来源:各银行财报、融360
为了信用卡这个巨大的市场,各家银行也是使出浑身解数,积极抢夺线上、线下生活、支付场景;发力移动支付,融入共享经济,衣食住行各个环节一个都不放过,甚至一改此前对支付宝等线上支付工具的态度,积极与互联网巨头合作。
争夺消费金融这块蛋糕的不仅有银行信用卡,还有互联网金融公司。同样在2017年,不少网贷公司的业绩实现大幅增长。例如,趣店2017年净利润达到21.64亿元;微众银行净利润达到14.48亿元;宜人贷净利润达到13.72亿元。同时,2017年下半年,还出现一波互联网金融公司上市潮:趣店、融360、拍拍贷、乐信等公司在纽交所或纳斯达克上市。
强监管推动消费金融规范发展
虽然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在2017年和2018年一季度大幅增长,但信用卡整体保持着健康的发展。因为,2017年,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26%,占比较2016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2018年一季度,该占比进一步下降至1.23%。
信用卡发展健康,并不意味着整个消费金融没有风险。网贷的野蛮生长,影响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不少网贷平台还涉足“校园贷”、“现金贷”,暴利、催收不当等问题也成为焦点。
而且,网贷平台的现金贷业务坏账率很高,但其依靠高利息创造出可观的利润回报。
一波监管潮之后,网贷平台业绩受到冲击。进入2018年一季度,趣店的净利润同比下滑32%。而网贷之家今年以来发布的网贷行业月报不完全统计发现,一季度停业平台约为105家。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