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虽然上市公司方面认为不构成公司的预测和承诺并认为不违规,但是作为公司最重要的高管通过媒体喊话业绩,的确在信披方面有不符合规定之处。该消息出来后,其公司股价出现了明显的异动,无论其是否存在“刻意”成分,该做法不应该被提倡,对于其他上市公司而言,也应该有所警示。
上市公司又因为董事长的一番“豪言壮语”而引来麻烦。
12月25日,因为董事长黄其森2018年销售2000亿元的言论,泰禾集团(20.310, 1.85,10.02%)(000732.SZ)应声涨停,早盘高开一路走高,截至收盘报收18.46元/股,涨幅10.01%。而泰禾集团今年的营收预计近千亿。
深交所则紧急在25日晚间发布问询函,对泰禾集团董事长相关言论进行问询,质疑其或违反信息披露。
“我们已经列了公告马上就会发,发布明年销售目标与相关部署,并不违规。”12月26日下午,泰禾集团董秘办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12月26日晚间,泰禾集团公告,黄其森言论系基于目前公司的土地储备情况、项目储备情况、项目拓展能力、投资进展、管理能力、销售能力、回款进度等做出的判断,属于董事长对公司发展的目标和愿景,不构成本公司的预测和承诺。
“虽然上市公司认为不构成公司的预测和承诺并认为不违规,但是作为公司最重要的高管通过媒体喊话业绩,的确在信披方面有不符合规定之处。该消息出来后,公司股价出现了明显异动,无论是否存在‘刻意’成分,该做法不应该被提倡,对于其他上市公司而言,也应该有所警示。”12月26日,一家同属深交所上市公司的董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规划愿景能否免责?
黄其森的豪言壮语是在12月22日对多家媒体的采访时发表的,其后23日有公众号发布相关文章,因23、24日皆为非交易日,直到12月25日,随着有关消息的进一步释放,引起强烈市场反应。当日,上证指数继续失守3300点关口,下跌0.5%,深成指下跌0.8%,而泰禾集团却逆势涨停。
黄其森在引发此次市场异动的采访中称,泰禾集团2018年销售目标为2000亿元,截至2017年底,泰禾集团至少手握6000亿元以上的土地储备货值,2018年可售货值将达4000亿元。如果以50%去化率推算,2018年2000亿元的销售目标并不算激进。
对此,深交所迅速反馈发布问询函,要求泰禾集团对2018年销售额将达到2000亿元做出说明,完成上述内容的现实依据、实现条件、具体措施,是否构成公司或者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对全体股东的业绩承诺,并要求公司对其中的风险因素及影响大小进行补充信息披露及重点提示。
对此,泰禾集团12月26日发布的回应中表示,截至2017年12月26日,公司2017年新增项目36个,新增土地储备792.8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为1104.84万平方米,这些均已经公告披露。公司内部对收并购项目原则上要求6-8个月内达到首期预售状态,黄其森基于上述情况作出的判断,属于其对公司发展的规划和愿景,不构成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对全体股东的业绩承诺。
然而,“愿景”说辞能否真的让当事人免责?
“作为董事长,应该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所要承担的责任,这些都会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股价波动,如果仅以‘愿景’、‘规划’为借口这是不严谨的,也容易使得后来者效仿,即使对于业绩预测有根有据,上市公司也应该按照信披的有关要求和程序在相关平台上进行业绩预测的披露。公司在内控方面还需要加强。”12月26日晚间,北京一家资深券商保代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达看法。
巨头、机构看淡来年房市
与泰禾集团董事长对2018年预测翻倍不同,多数房地产企业对2018年是谨慎态度,包括万科A、中国恒大在内的众多巨头对2018年销售业绩定调均不高。
2017年10月份的兴业证券电话会议上,万科认为,2018年调控政策放松的可能性很小,房地产销售可能会出现整体性的下降,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双降。一二线城市房价经过2016年大涨后难以上升,同时政策调控会长期持续。
同样看淡的还有中国恒大,在引进第三轮战投时恒大公布的计划是2018年销售目标为5000亿元,而2017年前11个月恒大销售金额已经达到4703.4亿元,可看出其对2018年销售目标并未定下高额增长要求。
众多机构也对2018年房市悲观,普遍认为楼市成交量将相对疲弱,销售下滑为大概率事件。
天风证券指出,由于政策在供给和需求两端持续压缩,预计2018年房地产销售面积将负增长-6.1%,销售金额-5.2%。平安证券则认为,三四线楼市爆发带动2017年销售再创历史新高,基数效应叠加利率上行,2018年成交同比下滑为大概率事件,预计同比降7%。
尽管如此,除了泰禾集团,包括远洋地产、正荣地产、世茂房地产、中南建设、旭辉控股等一些中小地产公司,却对2018年销售业绩定下高目标,均为千亿。
“其实这是市场倒逼所致,预计未来房地产市场集中度会越来越高,行业集中度的快速提升,会对中小房企产生剧烈的挤出效应,这是中小房企需要迫切考虑的生存问题,不变大就会被吞并。” 12月26日,一位重庆地区房地产人士对逆势扩张的做法如此解读。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